小雪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,冬季第2個節氣,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,即太陽到達黃經240°時。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,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。小雪節氣的到來,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、降水量漸增。
這個節氣之所以叫小雪,是因為“雪”是寒冷天氣的產物,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,故用“小雪”來比喻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。 “小雪”是個比喻,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寒流活躍、降水漸增,不是表示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。
小雪節氣,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,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,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,我國東南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。
二十•小雪
西曆十一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交節初候 虹藏不見
二候 天氣上升地氣下降
三候 閉塞而成冬
十月中,兩下而為寒氣所薄,故凝而為雪。小者,未盛之時。
——《月令七十二物候集解》
顧名思義,小雪便是會降下細小雪花的節氣。它與兩水、寒露、霜降一樣,都是以節時命名。小雪期間,雪花初降,覆蓋地面的厚度尚未足夠,薄薄的一層。
《群芳譜》對此也做出了一番解釋:小雪氣寒而將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。即是說,小雪的溫度依然比立冬時節要低,故使得空中的水汽遇寒而凝結成雪花。不過,因為大地上還殘留有上半年所吸收的熱量,所以,此時的雪花無法積攢成厚厚的雪層,不出幾日,便融化消失了。
農諺說:十月小雪雪滿天,明年必定是豐年。從這句簡單直白的諺語中,可知,小雪一旦降下雪花,那就不僅意味著來年雨水充沛均勻,不會發生乾旱,同時也可以通過水寒的雪花將一些有害處的細菌或昆蟲凍死,及利於土壤中的有機物分解,增強土壤的肥沃程度。故瑞雪兆豐年,還是頗有些真理的。
另外,在小雪節氣初來咋到之時,由於氣候全面進入枯水期,空氣中的濕度不大,不具備有形成彩虹的條件,只會降雪不會下雨,故虹藏不見,人們自此便不能從半空中見到彩虹的影子。這便是小雪在古代物候劃分中的第一候應。
其中,古人將彩虹形容為藏,是因為他們認為彩虹是一種似龍形的生物,具有龍神的生命力,其能自發地躲藏起來。到了第二候應,天空中的陽氣不斷上升,但地面的陰氣卻持續下降,這便出現了天騰地降之說。此時地面一片蒼涼,沒有半點生機,且氣候又乾燥異常,因而天空從表面上看,顯得比往時更加遼遠開闊。
待到小雪節氣的最後階段,日照的時間則變得越來越短,天氣亦愈發寒冷冰凍。加上這時候恰逢天地陰陽之氣交匯時節,由於它的空氣不具有靈活流動的可能,故形成了一個互相不通的停滯狀態,這就成為了閉塞成冬(的第三候應。可以說,只有到了第三候應之後,冬季的氛圍才算真正形成。
二十.小雪
祭祀水官
道家有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謂之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。而三官在古代所對立的分別是堯、舜、禹,故在三官的誕辰日,即農曆正月十五、七月十五、十月十五這三天稱爲上元節、中元節和下元節,均要進行祭祀。
小雪前後,恰逢下元節日,按照價例,人們都要開展祭祀水官等活動儀式。相傳,水官大禹在這日會來到人間解厄救困及巡查善惡,若以豐厚的果品等食物祭祀他,人們便能夠得以庇佑。因此,家家戶戶都在十月十五日在自家廳堂上懸掛起一對燈,連續三夜都要張燈燃燒。同時,在兩盞燈的底下,要供奉有魚肉及果品等祭品。
另外,在一些比較講究的地區,水官誕辰日還會有水色等戶外祭祀儀式。而所謂的水色,則與水官之名相呼應,一般都是用色彩鮮豔的彩紙捆扎而成的紙船。屆時人們將在岸邊,把自己親手製作的紙船放進水面,寓意水官在河内巡遊人間善惡之意。
發展至現代,僅存留有少部分地區仍舊祭祀水官,多數人都以拜祭祖先來代替水官。是日,民間即會進行焚燒金銀包等祭祖活動。而金銀包中包裹著的便是人們在下元節之前所折好的紙錠或元寶。折疊完畢,就一一放人用白紙糊的袋子内,且在紙袋的正面及背面寫上一些祈福的話語,祖先和拜祭之人的稱呼,拜祭的具體時間等等。
[糍粑]
糍粑二字,對於很多人來說大抵都有點陌生。但是,若是說年糕的話,相信多數人都知道其為何物。而糍粑,實際上屬年糕的一種,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祀牛神或餵給牛吃的供品,亦是鄉間自古流傳下來的一個習俗,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。
俗諺云:十月朝,糍粑祿祿燒。說的便是小雪節氣期間吃糍粑或用糍粑來祭祀的習
俗。古時,糍粑乃是漢族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。
原本,小雪便是一個平淡無奇的節氣,沒有什麼特別的民俗活動,也就唯獨在農曆十月以糍粑拜祭牛神,算得上是歷史比較悠久的活動。但是,這種祭祀最初是什麼樣的形式,以及爲什麼會演變成至今吃糍粑的食俗,都早已無法考證。只知道,糍粑的製作及食用方法。
据記載,糍粑的製作甚是耗時耗力,須得幾個人一起製作才能完成。
首先,要將糯米用清水浸泡約十二個小時以上,待糯米泡軟,撈出瀝乾水分,放人鍋内蒸熟。爾後,將熟透了的糯米飯倒人石臼,幾個人輪流著將之春爛至黏糊糊的膠狀,部分地區的人稱之爲打糍粑。再在乾淨的器皿上撒下一些糯米粉或玉米粉等,把已春好了的糯米飯置在上面用力揉搓,捏成小團或餅乾,還可以用特別製造的模具在糍粑的皮面印下各式圖案,俗稱脫糍。
在吃糍粑之際,再蘸上一些自製的醬料,或甜或鹹,都覺得十分美味。
另外,動冬天天氣寒冷,食物容易變硬。若糍粑做得太多,一時吃不完,有經驗者一般是直接包裝好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内,這樣儲藏至十天八天,是不成問題的。當再次想拿糍粑來吃時,則要直接放在炭火上炙烤蓬鬆化後,更別有一番風味。